內容目錄

骨傳導耳機是什麼
骨傳導耳機與一般的耳機不同,其聲音傳導方式,主要是透過機械震動,讓聲音可直接通過人的顱骨內聽覺神經傳導聲波,省去過去一般傳統耳機,聲音傳導方式需要利用空氣作為傳播介質,對耳膜產生震動後,再轉換到聽覺神經上。
而骨傳導耳機不若過去的一般耳機,需要將發聲孔對準耳道,也不用為了隔絕雜音將耳道塞住,只要把骨傳導耳機的驅動單體,貼附於耳朵附近,透過顱骨作為聲音傳播介質,便可聽到骨傳導耳機所發出的聲音了。
為什麼要用骨傳導耳機
骨傳導耳機優點
其實會使用骨傳導耳機主要目的,就是因為它不會像傳統耳機一樣遮住耳道,可以使聽者保持對外界環境警覺,也因為使用時不用塞住耳朵,對於喜歡外出一邊運動,一般聽音樂的使用者,更增加戶外時使用安全性。
此外無線骨傳導耳機不會產生所謂「聽診器效應」,所謂聽診器效應,是因為一般有線耳機在使用時,如果發生耳機線摩擦、碰撞情況,其聲音會順著耳機線傳入耳朵,造成不適感,因此選用無線骨傳導耳機,便能夠擺脫這樣的困擾。
就清潔難易度來看,骨傳導耳機比過往一般耳機方便清潔,不像耳罩式耳機使用時,會因為耳罩會與耳朵外圍皮膚產生接觸,用久了會有汗垢、污漬,進而使耳罩表面發生剝落情形,也不如耳道式耳機,須將耳機塞入耳內,久了萬一沒留意清潔,容易滋生細菌造成感染風險,嚴重時可能產生發炎,甚至對聽力產生不利影響。
而骨傳導耳機緊貼在耳朵附近顱骨,且接觸面部分相對光滑容易清潔,不容易對耳朵產生衛生上相關問題。骨傳導耳機還有一個優點,其重量上也相對輕,對於在運動使用場合,可說十分合適。
骨傳導耳機缺點
當然骨傳導耳機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,由於主要也是因為透果骨傳導聲音關係,在音質表現上與一般耳機相比,可說遜色不少,重低音表現上也較不佳,就相同價位耳機而言,性價比就薄弱許多了。
此外骨傳導耳機還有一個缺點,那就是透過骨傳導的方式,就其所使用技術特性,在聲音傳遞時容易漏音,現在眾多廠商尚在努力降低漏音問題所造成的困擾,雖然已經有所改進,但仍還有進步空間,因此在使用場景上,還是建議以戶外活動中使用為佳,避免在安靜室內空間中漏音造成他人困擾。
骨傳導耳機選購注意要點
有/無線骨傳導耳機
由於使用骨傳導耳機的情境,多半會以戶外與運動中使用,加上目前越來越多手機,陸續都將音源線接孔的設計陸續移除,因此如果要使用耳機聽音樂,變成多半也只能用無線藍牙耳機,骨傳導類型的耳機,也為了避免上述聽診器效應,還有順應手機設計潮流,也多半會使用無線為主,有線產品反而逐漸銷聲匿跡。
骨傳導耳機防水等級
骨傳導耳機使用情境多半以戶外為主,且又是以運動這類會與汗水交織的情境居多,因此在設計上,多半具備防水功能,而防水效果識別方式為以 IPoo 表示,oo 的數字越大,表示效果越好,對照表可參考這邊,一般建議至少 IP55 以上等級,使用上相對不須擔心汗水跟雨水弄濕,造成耳機損壞的情況發生。
骨傳導耳機音質編碼
目前骨傳導耳機常見藍牙編碼規格有以下三種,分別為 aptX、AAC、SBC,每一種編碼規格,都有不同的特性,不過一般來說,骨傳導耳機。所追求的音質情境,多半為能聽就好,除非特別有所要求,不然一般 A2DP 的 SBC 基礎音質編碼就十分足夠。
aptX 骨傳導耳機編碼
主要由高通所持有的專利,可以比一般 AAC、SBC 編碼保留更多聲音細節,因此 Android 手機多半也有支援,強調音質的藍牙耳機,多半會採用 aptX 編碼,而其實 aptX 編碼也有分成三種版本,一種是標準版,一種為低延遲版,一種為高解析版。
低延遲版的 aptX 顧名思義,就是針對需低延遲情境下使用,不過因為規格相對特殊,多數手機並不支援,而高解析版的 aptX 則是提高了聲音取樣率,可以提供超過 CD 音質的聲音體驗。
AAC 骨傳導耳機編碼
使用 AAC 編碼的骨傳導耳機,能夠提供較佳聲音細節,與高頻部分細膩度,且多數手機也都有支援此編碼格式。
SBC 骨傳導耳機編碼
SBC 的編碼規格支援多數骨傳導耳機,因為它是最基本的音訊編碼,不過它壓縮率較低,且在傳輸頻寬有限情況下,音質相較於 AAC 與 AptX 會比較差一點,基於等價交換原則,相對在聲音延遲上的表現則技高一籌。
骨傳導耳機藍牙規格
目前市面上常見骨傳導耳機藍牙規格,多半會以藍牙 5.0 為主,如果是較舊品項,可能會出現藍牙 4.2 版本,購買時務必多加留意,5.0 版本傳輸速度式 4.2 的兩倍,至於理論傳輸距離則為 3 倍。
骨傳導耳機配戴方式
由於骨傳導耳機主要配戴方式多半會貼合後頸,讓發聲區域貼在耳朵附近,不過如果萬一設計過於鬆弛,在運動期間反而容易因為震動而滑下甚至掉落,因此選購骨傳導耳機重量便是一大考量,原則上越輕越好,設計上也多半會以掛頸式或掛耳式款式為主流。
骨傳導耳機產品選購推薦
目前市面上骨傳導耳機品牌領導者為 Aftershockz,剩下才是由其他廠商來分食剩餘市場份額, Aftershockz 位居龍頭地位不言可喻。
Aftershokz 骨傳導耳機
Aftershokz 骨傳導耳機主要切分成三大產品線,一種為運動使用,一種為主打通話,最後一種則是針對水中活動使用的產品。
一般運動用的骨傳導耳機 AEROPEX AS800

AEROPEX AS800 骨傳導耳機,主打以重量輕巧為訴求,其中重量僅有 26 公克,並且提供了 IP67 防水功能與磁吸充電,就算大汗淋漓、遇上下雨的情況,都還能夠防水,此外還採用了 30 度傾斜技術,使運動中的震動降低,還能讓低音表現能夠更加細膩。
而 AEROPEX AS800 骨傳導耳機在續航力表現也十分出色,只要充飽電,便能連續播放八個小時,並且使用 MEMS 麥克風,搭配高通藍牙 5.0 晶片,能夠使通話聲音更加清楚穩定。
一般運動用的骨傳導耳機 OPENMOVE AS660

OPENMOVE AS660 骨傳導耳機對於一般小資族而言,在 Aftershokz 家族中入手門檻相對較低,如果想要添購一款相對高階的骨傳導耳機,那麼選擇 OPENMOVE AS660 就對了,其中搭載了高通藍牙 5.0 三核心晶片,採用了 CVC 的雙麥克風技術,使通話與聽音樂的聲音在傳遞上更加清晰。
重量上 OPENMOVE AS660 骨傳導耳機,也只有 29 公克,可說十分輕盈,充電則是使用 USB Type-C 的接孔,且可同時連接兩台藍牙設備多工使用,電力表現上也相當不錯,兩個小時便能充滿電,充滿電力下,可提供六小時播放時間與 240 個小時待機時間。
日常通話專用的骨傳導耳機 OpenComm ASC100

儘管 Aftershokz 骨傳導耳機主打以運動情境為主,不過還是有針對一般日常專門通話使用的骨傳導耳機,設計上收音採用雙降噪外露麥克風,並採用高通 QCC3024 三核心處理器架構,搭配演算法來減少通話所產生的回音狀況,並提升通話時的品質。
此外 OpenComm ASC100 骨傳導耳機配戴上,對於有同時配戴眼鏡的使用者而言,可說非常友善,眼鏡與耳機可同時配戴,並不會造成影響,而重量設計上也相當輕盈,只有 33 公克,並支援快充功能,只要充電五分鐘,便能使用兩小時,充滿電只要一小時就能提供八小時的續航力,可說專為通話打造的骨傳導耳機。
水中適用的骨傳導耳機 XTRAINERZ AS700

XTRAINERZ AS700 骨傳導耳機,由於具備了 IP68 認證,可於水深 2 公尺處使用,十分適合於水中活動使用,比較值得注意的是,XTRAINERZ AS700 骨傳導耳機並非藍牙耳機,而是 MP3 耳機,內建了 4GB 的儲存空間,做為存放音樂使用。
且 XTRAINERZ AS700 骨傳導耳機充電方式,主要是以磁吸式方式充電,避免在骨傳導耳機上做任何開孔,充滿電便能擁有 8 小時續航力,並且具備了雙 EQ 模式,讓低音的效果更加顯著,重量上也十分輕盈,只有 30 公克,隨機還附贈矽膠製的三節套耳塞。
ifive 骨傳導耳機
對於想要體驗骨傳導耳機魅力,又不想花太多預算的朋友,不妨選擇台灣品牌 if-M770 骨傳導耳機,重量上只有 22 公克,並且主打佩戴安全帽可用情境,採用了記憶金屬作為骨傳導耳機骨架,相對耐用度提高不少。